近日,2025年度东南大学青年五四奖章表彰名单正式公布,我院王启航博士、苏金亚教授、极地科考支撑技术研究团队分获学生组、教师组和集体组荣誉称号(全校唯二)!“东南大学青年五四奖章”是共青团东南大学委员会授予东大青年的重要荣誉,表彰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努力践行“树立远大理想、热爱伟大祖国、担当时代责任、勇于砥砺奋斗、练就过硬本领、锤炼品德修为”的重要要求,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青年典型。旨在充分发挥青年典型模范带头作用,团结引领全校广大青年挺膺担当、砥砺奋斗,反映东大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。
王启航博士
王启航,男,1999年12月出生,中共党员,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博士在读。作为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昆仑站队队员,奔赴科研一线,深入南极“生命禁区”,成功抵达南极冰盖最高点,顺利完成中国南极第40次科学考察任务。在极低温、缺氧环境下顺利完成昆仑站无人值守智慧能源系统升级改造工作,在南极冰盖最高点新增太阳能光伏阵列,优化升级储能系统、控制系统,在中国南极泰山站完成无人值守能源系统运维工作,为南极科考设备提供稳定的能源保障,探索了清洁能源在南极内陆的扩展应用。此外还参与了中国南极中山站、泰山站、昆仑站和秦岭站无人值守能源系统的设计、开发与运维,多个无人值守能源系统在南极多点稳定提供能源供应与信号保障,持续监测南极环境。获建行杯”江苏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4)高教主赛道一等奖、“华为杯”第⼗⼋届中国研究⽣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三等奖等国省级奖项。
苏金亚教授
苏金亚,男,1990年8月出生,中共党员,国家级青年人才、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(教授/博导)、(前)英国阿伯丁大学高级讲师(北美体系长聘副教授)、英国埃塞克斯大学荣誉高级讲师、斯坦福全球前2%科学家榜单学者、南京紫金山C类人才、小米青年学者、2015届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。研究紧密围绕智能机器人、无人驾驶/港口等领域的安全、自主与智能化发展迫切需求,重点开展了存在多源不确定环境下的AI在环无人系统智能感知与控制等应用基础研究,发表SCI论文60余篇,荣获5项最佳论文奖,主持国家级、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横向项目10余项。担任2个期刊副编辑、3个期刊编委会成员、4个专委会委员(中国人工智能学会、中国自动化学会、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、江苏省自动化学会)。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5门课程,协助指导学生在国内外高校(包括牛津大学、阿伯丁大学等)担任副教授等,指导学生多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、入选国家级学员计划、国省级SRTP等。
东南大学极地科考支撑技术研究团队
东南大学极地科考支撑技术研究团队,由24名队员组成,35岁以下青年数及占79%。在南极这片“生命禁区”中,始终坚守在极地科研的一线,为中国极地科研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。在中国第27次科考中,团队成功部署了“南极冰穹A科考支撑平台”,为科考仪器提供稳定的能源与通讯支持。中国第35至第36次科考期间,团队克服极寒、高海拔等严苛环境,完成了泰山站无人值守能源系统的调试,并安装了“东大极能”系统,确保科考设备的持续稳定运行。第39次科考时,团队在南极“冰盖最高点”成功安装并调试了智能电源系统,为科研任务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支持。中国第40至第41次科考期间,团队在多个南极站点设计、开发并运维无人值守能源系统,创新研发了数字孪生平台,实现了能源系统的远程智能监控,确保中国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。
自动化学院青年师生以“自”强不息、“动”力澎湃的精神,在科研、育人中书写了东大青年的担当。他们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东大人的拼搏精神,更激励着我们在科研道路上勇攀高峰,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。